香港本土并無能源資源,一直以來都依賴從外界進口能源。目前電力供應依賴的燃料主要是煤、天然氣和核能。而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、環保及低排放物的燃料,其用于發電的占比不斷增加,這些天然氣從何而來呢?
為引入新天然氣源以維持香港穩定的天然氣供應,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于2008年簽署《能源合作諒解備忘錄》,訂定了內地三個供應香港的新天然氣氣源:西氣東輸二線,擬建于深圳的新液化天然氣站及來自南中國海的新氣源。其中,西氣東輸二線將率先于2013年抵港。
西氣東輸二線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營運,是國家重點基礎設施項目,旨在維持國家的能源供應,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。西氣東輸二線亦為中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大型管道,亦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。
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于2008年2月動工,西起新疆霍爾果斯,連接著中亞——中國天然氣管道,沿途經過14個省、縣及自治區,包括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,最后到達香港。
2011年6月30日,二線主干線建成投產,把中國各重要的天然氣運輸干線及管道網絡連接起來。2012年8月1日,廣州至深圳支線正式啟用。西氣東輸二線項目繼而進一步擴展,并于2013年3月開始向龍鼓灘發電廠供應天然氣。
據統計,自2013年3月9日正式向香港供應天然氣以來,截至2021年3月底,國家管網西氣東輸大鏟島分輸壓氣站已累計向香港供應天然氣超過100億立方米。